我兩年前買了人生第一台相機,Sony a6700 和我一起去了很多地方,鏡頭目前也只有一顆,他的 kit 鏡 sel 18135。我很喜歡這顆鏡頭的焦段,旅遊時可以一鏡到底非常方便,但以輕便為主的旅遊,夜拍就會略顯劣勢。這篇文章會包含「消除噪點」和「減法調色」,總結三套乾淨調色法(下附原圖)。


Lightroom 內建雜色減少


現在調色最熱門的軟體 Lightroom 就有內建消除噪點的功能,以前的雜色減少很雞肋,但自從 AI 興起後這個功能大躍進,滑鼠左鍵按一下,等個幾分鐘就自動幫你處理完成。

雜色減少預設數值設定 50,但是效果不太夠,還是會保留零星雜色。
我通常會將數字拉高到 75,既消除噪點,也能平衡顏色細節。
雜色減少是把雙面刃,如果消除太多會影響到原本的色彩細節,所以使用上點到就好。
基本上噪點在這一步就不見了,文章結束我們下次見~(喂!
啊! 對對對,接下來才是重頭戲呢,噪點消除後還不能夠讓照片看起來乾淨,所以會搭配其他的方式。
用遮色片襯托光
我總是把對比掛在嘴邊,紅青的對比啊、黃藍的對比啊~ 但其實有一種調色對比很容易被忽略,「光影的對比」。
延伸閱讀:照片少一味? Lightroom 遮色片的光影魔法,為什麼你需要知道?
你看原圖屋頂的光比差很多,建築物的細節都不見了。使用遮色片增加暗部區域的亮度是第一直覺,但通常第一直覺不會讓人脫穎而出。


在遮色片之上,我額外用「筆刷」在「建築結構體處」做「減除遮色片」。遮色片中顏色比較淡的線條就是疊加遮色片的樣子。
另外觀察也很重要,我看到建築打光是照片的特色,因此我把歪腦筋動到高亮處~

光的增加襯托影的深邃;影的增加顯露光的閃耀,兩者是非常契合的夥伴,將光打亮之後會讓照片更有動態感。
延伸閱讀:Lightroom 調色如何從模仿落實真正的進步?
使用顏色分割 HSL 移除非必要顏色
無形的光影解決好之後,接下來處理有形的顏色。


攝影是減法,調色也是。一張照片如果出現太多非本意的顏色,很容易失去照片乾淨的感覺。
這張照片我降低了藍色的飽和度,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
- 因為我沒有營造對比色的意思,所以減少青色讓主體東京車站的焦點更加突出。
- 背景顏色越少,畫面就越乾淨,我喜歡這樣的夜景,純粹是我的個人喜好。
延伸閱讀:Lightroom HSL 的調色力,顏色減法的技巧
結語
我在 Instagram 發布作品都會附上使用器材,這張照片被私訊詢問是怎麼使用 kit 鏡拍成如此乾淨的夜景。現在和你分享,不用花大錢買貴貴的鏡頭,先用調色頂著也是可以的。
那就這樣,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阿然後推廣一下我的原創濾鏡「昨日情境」,主色調環繞過往故事的柔和色彩,現在免費領取,你可以去右方側邊欄第一格看看。(手機瀏覽器的話會放在文章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