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色新手可能在調色初期會面臨對照片主色調沒頭緒的困難,儘管自己喜歡的配色放在照片中,色彩卻看起來怪怪的。今天這篇文章會分享我對於色彩搭配的見解,讓你理解如何在調色時有意識地選出適合的色彩搭配與 HSL 的控制,讓色彩和諧。
色彩和諧的關鍵概念,從色環出發
進入色彩搭配的主題之前,要先介紹最基本的工具:色環。
色環是一個視覺化的色彩地圖,將各種顏色依照色相排列,用最直觀的方式呈現各種色彩之間的關係。
如果不清楚色相,看完下方文章再繼續閱讀下去才能吸收本文章的內容呦。
下圖是 Lightroom 的色環,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光的 三原色(紅、綠、藍)、 三原色的互補色(青、洋紅、黃)及各種顏色之間的 過渡色 。

調色要做的工作是透過色彩說故事,除了讓顏色變美,讓顏色舒服地襯托彼此更是精髓,因此學會看色環,等於擁有調色指南針。
互補色與近似色,四個調色配色指南
互補色(對比色)、近似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調色搭配,除了這些其實還有更多的配色方式,學會運用對比與相似之後,你可以嘗試在分裂互補法、三原色法挑戰更多調色可能性。
|互補色法(對比色)
互補色是色環上分別在對立面的顏色,例如:紅與青、綠與洋紅、黃與藍。任何色相,只要兩兩相對就屬於互補色。

互補色的視覺衝擊效果強烈,常見用於電影感或是間接構圖,非常具有戲劇性。
同時因為視覺衝擊力大,當兩個顏色同時搶眼時會造成視覺失衡,就好比同一個團隊裡不需要兩位領導者,我們必須選擇一個顏色作為主色,另一個顏色作為輔色,這種方式平衡色彩能讓主色更脫穎而出,。


以上圖照片為例,我使用紅青對比凸顯照片主體。為了平衡色彩,我將背景的青色飽和度和明度都降低,紅色的彩度與明度都偏高。這樣明暗的對比可以安全地靈活運用互補色,讓照片具有吸引力。
|近似色法
近似色是色環上相鄰的顏色,這種顏色運用最柔和,色彩和諧度高,能帶給觀眾穩定與寧靜的情緒。雖然是調色實戰的安全選擇,照片的張力沒有互補色來得搶眼。

相似色的優點是容易上手,但同時不夠吸睛。我們可以轉而運用明暗控制,讓同樣的顏色有不同變化,詳細文章你可以參考上述提到的間接構圖。

上圖照片我使用綠色相似色,特別處理樹葉光影的明暗細節,可以讓照片更有層次,補足使用同一種顏色中視覺吸引力不足的缺點。

上圖照片則使用紅色系相似色,使用遮色片讓畫面明暗有致,透過光影對比彌補不足的顏色對比。
|分裂互補法
分裂互補同時介於對比色與相似色之間。使用主色之互補色的相鄰顏色做搭配,類似 Y 字型。

分裂互補法保留了對比力,同時也有相似色法的柔和。如果說互補色法是電影感,那分裂互補法可以比喻為慢節奏的文青電影。


上圖我使用藍色作為主色,分裂互補色輪對面的橘黃色與綠色。
|三原色法
三原色是挑選色環上色相不一樣,但彼此接近的顏色。以比喻來說,近似色就像顏色彼此坐在一起,但三原色可能彼此相隔兩個以上的座位距離。

這個用法的感受在色彩豐富但彼此均衡,各種顏色互相襯托。


以上圖為例,我使用藍紫色作為主色,紅色、黃色作為輔色平衡,可以同時應用間接構圖的技法和明度控制讓照片層次感更豐富。
認識配色方式後,如何落實在實際調色中
認識了配色方式,但看著一整圈的色環覺得有無限多種可能,不知道如何精準應用在 Lightroom 上,很可能是你會面臨到的困難,我整理了三個方式,讓你慢慢訓練自己的色彩敏銳度。
|多觀摩作品嘗試仿色
調色新手初期多看不同攝影師的色彩表達很有幫助,在觀摩的時候培養有意識地分析色彩構成,並且看到喜歡的配色後立即投入仿色。這樣的訓練方式雖然燒腦,同時得到的果實卻最為鮮甜。
你可以在仿色過程中逐漸瞭解每項控制桿對色彩調度的變化,也能在無數個仿色中慢慢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調色邏輯。
在網路上有很多「仿色技巧」直接給調色的參數,我不鼓勵這樣做。建議自己觀察照片後,自己分析暗部、中間調、亮部的細節變化(新手先這樣做就夠了),才能扎實地把調色技能牢牢地變成自己的東西。
|觀察照片畫面決定主色
在調色前可以看著照片找出你覺得是畫面主體的元素,再決定照片的主色,例如雪景就非常適合藍色系的冰涼感,海景沙灘則是和活力滿點的暖色系。
|依據你想傳達的情緒調製底色
顏色可以直接影響情緒,你可以根據自己想要傳達的情緒調製主色,例如想營造復古電影的氛圍,可以從綠色橘色下手、喜歡富士相機的清新感,可以從青色定調。
延伸閱讀:如何找到自己想傳達的情緒顏色?
結語
調色進步最快的方式是立即投入實作,並且知道自己每一個調整是在做什麼。在每張照片中都調出自己認為最喜歡的顏色,自然會越來越進步,變成擁有獨特風格的創作者。
今天介紹了四種配色法:互補色、近似色、分割互補、三原色。調色沒有限定使用哪一套方法,只要自己覺得喜歡的顏色就夠了,在色彩的世界裡面全然自由,沒有最好的調色,只有你喜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