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花了很多時間在尋找屬於我自己的調色風格,看到喜歡的照片便一股腦地模仿起來,等到下次再看到喜歡的便會重複一樣的循環。這樣的現象造成早期我的 Instagram 檔案看起來雜亂無章,沒有統一的風格看起來就是會覺得怪怪的。
後來我問了自己一句話,開始向內心尋找屬於我的顏色,才漸漸定調我現在的樣子,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樣子。這篇文章會幫助你找到自己的調色風格,從內在探索最適合你的顏色調性。
調色風格具體來說是什麼?
舉例 日系風格 很美對吧,但是這種名詞是一種「結果論」。

真正要讓調色進步的方法在於 找到喜歡的核心 ,你可能是喜歡這種稍微過曝的柔和照片,或是有點褪色感把時間放慢的感受。
這兩種差異在於如果從 結果論 出發,你就只能止步於創造「日系感」。但如果從 核心 出發,你或許會發現自己不是喜歡日系感,而是喜歡的另一種風格與日系感有些相似罷了。
我的調色指南針系列只會告訴你實用的東西,我會告訴你每個調色滑桿背後的使用邏輯,我不會像網路上的速食調色教學般只丟參數(因為那根本不能通用每張照片),但是就需要你花點時間與我一起閱讀。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你可以先從模仿調色風格開始
我一向都推薦還在尋找方向的調色時期多看看其他攝影師的作品,Instagram 是很好用的自學工具。找到喜歡的照片後截圖起來,自己想辦法摸索調色參數,這部分需要很大的耐心,詳細步驟你可以看看我的這篇文章。
延伸閱讀:Lightroom 仿色的底層邏輯,只教你有用的東西
在試圖模仿色調之前,我推薦你一個好用的線上免費工具 Adobe Color。它可以幫助你提取照片的主色調,讓摸索過程事半功倍,怎麼使用我會在文章第五段詳細介紹。
根據不同的調色類型,順便推薦你幾位 Instagram 帳號,你可能會找到喜歡的調色風格:
- @shih.traveler 電影感 x 光影對比(首先毛遂自薦)
- @frames.by.broccoli 褪色感 x 微霧暖灰
- @taotzu_chang 冷色調 x 高對比青藍暖橘
- @shengkai.travel 高彩度 x 高對比度
如何確定內心真正喜歡的調色風格?
你沒辦法端出每個人都喜歡的顏色,所以你只要專注在你喜歡什麼顏色就夠了。
我以前不知道我喜歡什麼,看到中意的調色風格就嘗試,但可能過了一個月又看到不同的相片時,又改變我的調色思路。
我嘗試過所謂的日系、陰冷、繽紛、高對比等調色風格但都維持不久,要如何確定自己真正喜歡的調色風格,我後來對我自己問了這個問題:

如果我現在要製作一部電影,
我希望創造什麼樣的情節?
- 我大多一個人旅遊,我想創造的電影是一個人當個旁觀者體驗世界,不遠離人群但仿佛隔層紗的平靜。
- 這時候再思考你的電影會有什麼情緒,再從情緒思考用色方式。
- 因為是「旁觀者體驗世界」,放慢流速的時間差可以呈現褪色感;「人群中的平靜」凸顯對比運用在顏色與光上;「隔層紗」讓用色沈穩,避免過度繽紛。
我使用這種方式找到我真正喜歡的調色風格,很簡單吧!這方法很有用你也可以嘗試一下,也歡迎私訊我你的電影情節吧。
調色風格實用資源推薦
Adobe Color
這是官方的免費工具,假如你在網路上看到一張喜歡的照片想要嘗試仿色但又看不出來顏色組成方式時,可以使用這個線上工具提取照片的主要色彩。
以下圖照片為例,這是我在日本鳥取砂丘拍攝的照片。

我把這張照片丟進線上工具,網頁就會自動偵測出照片從暗到明的主色,就是這些顏色創造照片的情緒氛圍。

知道調色食譜後仿色過程就會比較順利一點,再配上我的調色指南針幫你打好調色基礎~
Creative Cloud Lightroom 學習
第二個實用資源也很厲害!內建在 Lightroom 軟體裡面的調色教學,早期手機版也有,但突然有一天教學功能就被拔掉了,只剩內建在電腦版裡面。

這項功能厲害的地方在於他會在不同的案例照片中一個個講解不同滑桿的理由,你可以透過每項調整理解照片從零調色到成品的過程,建立起調色邏輯。
但是也有缺點,因為教程就像流水線,依照曝光、對比度、亮度…… 照順序調,這會造成調色時過度制式化與單一。舉例來說「亮度曲線」、「色溫調整」同樣都可以調整藍黃色,但你不會知道這兩者不同之處與個別使用時機。
總結 Lightroom 內建教學非常有用但適合調色新手,如果想要活用每種功能,你可以看我的調色指南針系列。
你可能會有這些問題
Q1. 我的調色風格一直在變,一直找不到方向怎麼辦?
這不要緊,因為你只是一直在找方向而已。在找到方向之前的嘗試都是讓自己知道哪些適合我、哪些不適合我。在選項刪到最後時,你會找到自己喜歡的調色風格。
Q2. Lightroom 內建教學沒有系統性,我如何選擇課程閱讀?
Lightroom 軟體內建教學沒有明確地從頭教起,你可以看到喜歡的課程主題就馬上開始,在軟體教學裡面主要是累積「量的知識」,你會發現每種功能都有個相似點,當這時候開始你就會自動統整調色邏輯了。
Q3. 我應該如何知道調色成果是我真正喜歡的,不是一味跟風?
你可以在調色完後放置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後再看同一張照片,如果你很滿意照片的成果,通常是很不錯的調色。
撇開當下調色不談,決定主題的方式除了文章內介紹的電影法,從你的性格還有喜歡的活動也可以窺見,因為調色是你個人的延伸。
結語
我們都想一次做到好,調色也是。在決定調色風格的過程中你可能也跟我一樣繞了很多彎,我曾經也不知道我自己適合的風格在哪裡,看一個喜歡一個、模仿一個,但當我走過來我發現,這些是持續尋找的過程,邊享受調色的樂趣,再問問自己你想創造什麼樣的電影情節吧,你會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調色風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