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是台灣人最熱愛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然而錯綜復雜的東京交通,常讓旅行者感到困惑。光是在 Dcard 上就常看到板友提出疑問。在這篇文章中,我將運用台灣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具體比喻複雜的東京鐵路系統。
期望能幫助即使是不常旅行的朋友,也能輕鬆理解並自信地暢遊東京,成為自己的旅遊小達人!
東京交通初步概念
如下圖所示,東京交通系統種類繁多、線路密集,為日本之最。

面對如此複雜的路網,我們可以從「核心差異」出發,將其簡單歸納爲四大類:
- JR 東日本鐵路公司
- 其他民營鐵路公司
- 地下鐵
- 路面電車
只要掌握這四大分類系統,你就能快速釐清不同鐵路公司之間的關係,並知道在規劃行程時該如何聰明地做出選擇。
JR 東日本鐵路公司
一、什麼是 JR ?
JR( Japan Railways )即日本鐵路的總稱。是全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鐵路公司之一。

JR 系統在從國營轉成民營後,根據日本的地理區域劃分,成立了六家 JR 公司負責營運。
東京所在的關東地區,由 JR 東日本負責;而京都所在的關西地區,則由 JR 西日本營運,其劃分範圍如下圖所示。

正因為 JR 的前身是日本國有鐵道,其路網遍及日本全國各地,深入高山平地,因此是旅客最常使用且涵蓋範圍最廣的交通方式。
二、新幹線
新幹線,就好比台灣的「高鐵」。

由於新幹線與台灣高鐵同樣具備高速特性,因此主要用於短時間內前往較遠的城市或地區。
然而,由於 JR 分為七家不同的公司營運,各公司之間的規定或服務會有些微差異。舉例來說,「西日本公司」的部分制度就可能跟「東日本公司」不同。
其中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下圖所示的「大型行李預約制度」。

在 JR 東日本轄區內搭乘新幹線,一般「不需要」大型行李預約。
然而,若是搭乘從東京前往名古屋(往南)的東海道新幹線(由 JR 東海公司營運),從該路線開始(即進入 JR 東海轄區),攜帶大型行李就需要事先預約。
換句話說,若你搭乘的是從東京(如上野車站)前往輕井澤的新幹線,由於全程都在 JR 東日本的營運範圍內,便不需要預約大型行李。
此外,台灣的「高鐵」與「台鐵」分屬不同公司營運,但在日本,新幹線與在來線都屬於 JR 公司營運的範疇。
這是在概念上與台灣不同,需要特別留意的重點。
延伸閱讀:新幹線的大型行李座位預約不到怎麼辦?
三、在來線
在來線,可以比喻為台灣的「台鐵」。
簡單來說,依照速度區分,超高速列車稱為「新幹線」。
而速度較慢的一般列車(或稱火車)則統稱為「在來線」。新幹線與在來線都只是「統稱」,並不是實際的路線名稱。這個概念非常重要,以下將說明原因。

舉例來說,在長崎車站是新幹線與在來線共構。
如果你要搭乘屬於在來線的「長崎線」,在車站大廳的指示牌上,你不會看到「長崎線」,而只會看到「在來線」的標示。如果不知道在來線只是個統稱,確實可能會誤以為它是一條線路名稱而迷路。
回到東京,JR 系統在市內通勤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許多主要的通勤路線都屬於 JR。
如下圖所示,在 Google Map 導航時,若看到列車圖標是「方框」和「英文代號 J 開頭」,即代表該路線屬於 JR 系統,通常可以使用 JR Pass 搭乘。

四、特急列車
特急列車,就好比台灣的「普悠瑪號」或「新自強號」。
特急列車通常只停靠主要車站,提供比一般列車更快的地區移動。
與通勤電車不同,特急列車通常是「對號入座」,車廂分為「指定席」(對號座)和部分列車會有的「自由席」(自由座)。如下圖。

但是,有些特定的特急列車班次是「全車指定席」,所以乘車時必須持有效的指定席車票才能搭乘。
特急列車主要前往較遠的目的地,速度僅次於新幹線。
在購票方面,特急列車有一個與台灣火車票較大的差異,票價通常包含「基本運費」和額外的「特急料金」。
這個「特急料金」與台灣火車票的單一票價概念不同,是理解日本鐵路票價的關鍵之一。
由於特急料金的概念較為複雜,需要獨立說明,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深入介紹這個部分。
其他民營鐵路公司
一、什麼是其他民營鐵路公司?
日本鐵路系統的一大特色是,除了像 JR 這樣覆蓋全國的大型鐵路公司,還有許多民營鐵路公司與其相輔相成。
這些民營鐵路主要負責串聯城市與近郊的觀光景點,部分路線也會深入鄉間。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彌補 JR 路網未能涵蓋的區域或路線,為旅客提供更便利的旅遊選擇。
台灣沒有相似的交通系統,所以我拿「電信公司」做比喻。
JR 就好比「中華電信」;其他鐵路公司則為遠傳、台灣大哥大的概念。
JR 以遍及範圍著稱,城市的交通也做得不錯;其他的鐵路公司則是補足 JR 到不了的地方,提供使用者更多元的需求。
正因為各家公司獨立營運,所以它們各自發行了獨家的交通票券或優惠方案。
JR Pass 無法搭乘這些民營鐵路,就好比中華電信的吃到飽方案無法直接使用遠傳或台哥大的基地台一樣,概念是相通的。
二、著名的其他民營鐵路
在東京地區,幾個比較知名的民營鐵路公司包括:京成電鐵、東武鐵道、以及小田急電鐵。
京成電鐵主要使用於成田機場至東京市區的交通( Skyliner )。

東武鐵道使用在東京前往近郊「日光」的交通(東武日光線)。

小田急電鐵使用在前往「富士山、箱根」等地(小田急浪漫特快)。

這些民營鐵路公司旗下,也像 JR 一樣有不同速度的列車運行,從每站都停的「普通車」,到停靠站較少的「急行」、「特急」列車等。
上面提到的 Skyliner、東武特急、小田急浪漫特快等,就是它們各自提供的「特急列車」服務,速度最快,停靠站最少。
但是,搭乘這類「特急列車」(如 Skyliner、東武特急、小田急浪漫特快等),除了基本車資外,通常需要額外支付一筆「特急料金」。
搭乘這些民營鐵道公司的一般列車(普通、急行等),都可以直接使用 Suica、Pasmo、ICOCA等交通卡(悠遊卡)感應進出站,像搭乘北捷或台鐵一樣方便!

延伸閱讀:如何使用現金在 Apple 錢包儲值,刷卡失敗的 Plan B
地下鐵
東京的地下鐵系統,可以比喻為「台北捷運」。
相較於地面上錯綜複雜的鐵路網絡,地鐵通常更為單純易懂。搭乘感受與台北捷運相似,班次非常密集,是東京市區移動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之一。
然而,與台北捷運由單一公司營運不同。
東京的地鐵系統主要由兩家大型公司營運:「東京メトロ( Tokyo Metro )」和「都營地下鐵( Toei Subway )」。
兩者在票務和部分轉乘規定上是獨立的,有些地鐵轉乘需要先出站再進站。
在 Google Map 上,地鐵通常會以「圓形框內的一個英文字母」作為圖標,如下圖所示。

搭乘地下鐵也可以直接使用 Suica、Pasmo、ICOCA 等交通卡感應進出站(如同悠遊卡)。
路面電車
東京的路面電車,可以比喻為「輕軌」。

東京都內僅存兩條路面電車的路線:由東京都交通局營運的「都電荒川線」,以及由東急電鐵營運的「東急世田谷線」。
它們的搭乘方式與日本市區公車類似,可以直接使用交通卡感應支付車資。兩條路線也各自發行了一日乘車券。
都電荒川線保留了懷舊的氛圍,沿線有不少文藝景點;而東急世田谷線則穿梭於寧靜的住宅區,展現出另一種靜謐的日常風貌。
關於這兩條特色獨具的路面電車路線,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詳細介紹。
搭乘小貼士
一、快速進站
在東京,搭乘絕大多數的交通工具(包括 JR 在來線、地鐵、大部分民營鐵路和路面電車)都可以直接使用交通卡感應支付車資( Suica、Pasmo、ICOCA 等)。

然而,搭乘新幹線和特急列車時,無法僅使用交通卡餘額支付全程車資。
這類列車除了基本的乘車費用,通常還需要額外支付一筆「特急料金」(即特急券)。因此,搭乘新幹線和特急列車通常需要事先購買包含特急券在內的車票。
二、轉乘須知
由於新幹線與在來線(也就是 JR 的不同列車類型)都屬於同一個 JR 公司營運,因此兩者之間的轉乘多半為方便的「站內轉乘」(不需要通過剪票口),火車站內直接轉乘高鐵的概念。
如果計畫同時搭乘新幹線和在來線完成一趟旅程,請務必從一開始就購買一張涵蓋「最初起點」到「最終目的地」的車票,這張車票會包含全程的乘車費用,以及新幹線路段的特急費用。


舉例來說,假設你要從輕井澤前往新宿,需要先搭乘新幹線至上野,再轉乘 JR 山手線(在來線)到新宿。
這趟旅程雖然包含新幹線和在來線,但在上野轉乘時是方便的站內轉乘。
重點在於,你從輕井澤購票時,就需要一次購買「輕井澤 → 新宿」的車票。如果只購買了「輕井澤 → 上野」的新幹線車票,在新宿出站時,你會因為缺少上野到新宿這段的乘車費用,而無法順利通過驗票閘門。
結語
透過這篇文章,是不是瞬間覺得東京交通沒那麼可怕,反而親切許多了呢?只要掌握了這四大系統的核心差異,暢遊東京完全是一片蛋糕!
下次去東京,你一定會帶著滿滿的自信,成為整團的交通小達人!祝福你們的東京探險之旅,順利又美好!